新华全媒+丨感知前沿科技(Technology) 共享俊美生涯——访候2023年全邦科普日主场举止
近距离观看月壤、嫦娥五号返回器实物,体验火箭发射、月地驾驶和空间站生活(Life),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做“体检”……9月17日至23日,以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,助力科技(Technology)自立自强”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,为社会(Society)公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科普大餐。
墙面斑驳的老厂房,钢筋铁骨的炼钢炉……走进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举办地首都首钢园,工业气息与科技(Technology)元素交织融合,碰撞出科幻感与将来感。包括高校院所、学(协)会、科技(Technology)企业在内的全国100多家单位带来了360个展项及互动活动。
9月17日,在全国科普日首都主场活动展区,参观者参观展出的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返回器。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
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、人造太阳等我国重大科技(Technology)基础设施,到“京华号”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、“奋斗者”号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,行走在展馆中,科技(Technology)发展的蓬勃气象扑面而来,向公众传递着达成高水平科技(Technology)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。
还原真实驾驶舱环境和操作流程,C919仿真机吸引观众排队体验、拍照打卡;坐进“太空舱”模拟太空旅行,体验航天电磁推进技术的将来应用;戴上VR眼镜,感受海洋油气核心装备的构成和安装……依托新技术、新手段加持的互动科普展品,让广大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度感知前沿科技(Technology)的力量。
科技(Technology)创新不仅面向世界科技(Technology)前沿和我国重大需求,也在助推经济(Economy)社会(Society)发展、服务百姓美好生活(Life)。
9月17日,在全国科普日首都主场活动展区,两名小朋友(Friend)在体验C919模拟驾驶器。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
四川布拖县的马铃薯、福建平和县的蜜柚、江西奉新县的猕猴桃……农村振兴展区,来自各个科技(Technology)小院的农产品一字排开。这些都是在科技(Technology)小院师生技术帮扶下种出的“幸福(Happiness)果”。
“通过科技(Technology)小院,一大批农业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解民生、治学问,帮助农民(Farmer)用先进的技术种出更好的粮食。”祖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张建华介绍,祖国农技协已在全国建立了857个科技(Technology)小院,覆盖80余所涉农院校,3000余名师生长期扎根农村一线开展科技(Technology)服务。
健康(Health)祖国是国人美好生活(Life)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在“智享健康(Health)”展区,上百只不同种类的蚊子标本吸引了人们围观,祖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教授刘起勇就势为他们(They)讲解起常见病媒生物危害及防控知识。
“在病媒生物中,蚊虫是最大的类群,可以传播大量疾病,严重威胁人类健康(Health)。生活(Life)中可以通过及时清理垃圾、清除积水等方式预防蚊虫孳生。”刘起勇说,通过控制病媒生物、疫苗接种等手段,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控已经取得了很好效果。养成健康(Health)的生活(Life)方式,可以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。
9月17日,在全国科普日首都主场活动展区,小朋友(Friend)体验与一款机器手进行(Carry Out)动作同步。新华社记者鞠焕宗 摄
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化检测和分析技术助力兵马俑修复保护,VR“中医针灸铜人”用现代科技(Technology)手段展现中医针灸的科学原理,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乐器学习、个性化运动健身……主场活动中,科技(Technology)融入百行千业的应用场景,描绘出一幅幅将来生活(Life)的图景。
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。今年(This Year)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专门打造了“科学培育做加法”板块,为青少年、科技(Technology)教师搭建科学培育实践交流的平台。
首都大学(University)附属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他们(They)研发制作的舞蹈纸壳机器人。这些身着校服的瓦楞纸机器人一边喊出“少年强则国强”,一边做着律动。
“学校开展了很多科学课程和活动,鼓励我们(We)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。我选修了机器人课程,和同学们用半个学期时间编出了这套程序,希望(Hope)鼓励更多青少年勇于探索、实践创新。”北大附中高二学生(Students)朱同学告诉记者,自己将来想从事半导体行业,为“祖国芯”贡献力量。
首都大学(University)附属中学学生(Students)制作的舞蹈纸壳机器人。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摄
祖国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(This Year)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多方位展示新时代以来科技(Technology)创新和科学普及取得的丰硕成果,多角度展现科普融入祖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,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生动有趣的科学文化(Culture)体验,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、加快达成高水平科技(Technology)自立自强。
自2004年起,全国科普日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,累计举办活动40余万场次。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由祖国科协、中央宣传部、中央网信办、培育部、科技(Technology)部等21部门共同组织开展。(记者温竞华、谢晗)
- 赞(485) 踩(58) 阅读数(6204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-
加载中......
- 发表评论
-